陌上微雨

全文首发,名人朋友圈,大魏发烧友,史向,主嗑曹魏cp

歧路(十五)

时隔一个多月,叔侄二人又在寿春重逢,不知道是不是生病原因,荀攸觉得他好像憔悴了很多。

炉子上煨着茶水,荀攸因着之前的折子,一时拿不准荀彧的态度而不敢开口。

荀彧抿了一口茶,看着荀攸眼角的青色,算了算时间,叹了口气,“才两三天的功夫,你又赶夜路了?”

“调令召得急,叔父病着,家中都挂念不已,路上走的快了些。”

荀彧点了点头,没再说话,屋内只有炭火燃烧发出的轻响。

“攸南下之前,长倩,”荀攸语气一顿,在荀彧的注视下,才接着道,“他给了我一封信。是辅国将军的手书。”

荀彧皱了皱眉,却没打断他的话。

“信中所言,是有关当年衣带诏的原委。陛下受小人妖女蒙蔽,听信不实之言,这才让朝中不稳,君臣离心。”

“咳咳咳!”荀彧一手捂着嘴,一手阻止荀攸再往下说,“够了!寿春虽离许都甚远,可妄议朝廷,是大罪!更何况,伏完过世多年,仅凭一封书信,能证明什么?”

荀攸看着他眼中的疲惫,于心不忍,“叔父难道真的不明白吗?”

荀彧浑身一僵,闭眼长叹,许久才哑声问到,“许都,发生了什么?”

“衣带诏之后,皇后曾写过一封家信。”

因着这封信,伏完曾来找过荀彧,信中内容,荀彧也略知一二。

“如今这封信,在主公手里!”

这话无异于晴天霹雳,荀彧手里的茶盏哐的一声砸在了桌子上。

“伏完的这封绝笔,真假已经不重要了,这是伏氏的投名状啊!”荀攸低声道,“那年的许都,死了太多人了。”

荀彧莫名的想起曹操那句感慨,不由得打了个寒战。

荀家,太大了。

荀攸默默的将火炉往荀彧身边靠了靠,微黄的火光下,白发从荀彧的鬓角蔓延到发冠,十几年的光阴,雕刻了人的容貌,也腐朽了原本坚不可摧的情谊。

 

应着要赶时间往巢湖去,荀攸逗留的时间并不长,不过两盏茶的时间,眼见天色将暗,荀攸起身告辞。荀彧送他出门,走至门口,荀攸阻止荀彧的步伐。

“叔父大病未愈,不必再送了。”

荀彧推开门,率先跨出去,“无碍,看着你走,我安心些。这一仗,有你把控,我倒不担心,只是立春已过,这场大雪之后,怕是要回暖了,春江水暖,不可恋战才是。”

“是!”

二人并肩站在门口,看着纷纷扬扬的大雪,一时静默无言。

荀攸抬头望向自己这位叔叔,素衣长袍,身姿如松,终究还是忍不住多问了一句,“叔父是觉得,此时不宜称王,还是丞相不应称王?“

 “你不该插手!荀家需要一位纯臣,如你我,” 荀彧伸手拂去落在他肩上的白雪,语气一顿, “如兄长。”

如荀彧,是汉室忠臣,如荀攸,是曹家拥趸,如荀谌,是袁氏中流。

荀攸顿时明白了,心中莫名悲痛,喃喃道:“故人相交十余载,何至如此?”

荀彧没回答,目光落在远处,“走吧,雪天路滑,趁着天色还亮些,别赶夜路,让家人都仔细些!”

荀攸沉默了片刻,终究没在多言,“那攸,先告辞了!”

 

车架消失在大雪中,荀彧仍望着城门的方向发怔。

“大人,军师已经走远了,外头雪大,回吧?”

漫天大雪里,长街寂寥无声,墙角树梢,隐隐透露着一些绿意,隐匿在皑皑白雪之下,静候春来时的一缕南风。

“回吧。”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来讲讲伏皇后的信,皇后因为董氏的事,对曹操心怀忌惮,写信给父亲伏完,希望能掣肘曹。现在这封信落在曹操手里,势必会借此机会打压,而打压的前车之鉴就是董承。伏德将父亲当年留下关于衣带诏原委的信交给荀彧,为求自保,也希望荀彧能再捞一把。

大抵思路是这样,故事是编的,但逻辑应该是通的:D

评论(7)

热度(39)

  1.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